
一眼千年——阳泉宋金元生活展
- 阳泉市博物馆
- 时间:2022-06-14 18:00
阳泉地区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宋元墓葬,其中的壁画、砖雕,以及随葬器物,是当时社会日常的直观反映。透过这些遗迹、遗物,今天的人们可以反观千年前晋东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备茶
宋代饮茶之风堪称盛极。宋人有俚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文化在宋人生活中的地位。说起茶文化就不得不说宋代的点茶法。“点茶”,是唐、宋时期兴起的一种沏茶方法,脱胎于唐代的煎茶法,是将茶饼经炙烤、碾磨成末后,投入茶盏调膏,以沸水点注调出茶沫(汤花)的冲茶方法。由于点茶繁缛的程序及茶、汤的调制技艺对所出茶汤的汤色和水痕有很大影响,逐渐催生出了斗茶这种博弈游戏的盛行。其时上至皇室贵胄,下至贩夫走卒,出则公卿士庶,入则闺阁淑女,皆饮茶、斗茶、品评蔚然成风,茶文化在宋代形成前所未有的高峰。
备酒
宋金元时期,酒具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见证了市井酒肆清沽酣饮的恣意闲情,也成就了文人士林对月和风的书斋雅趣。按日用小百科《碎金》一书所记,其时酒具品目繁多,计有樽、榼、劝盏、劝盘、台盏、散盏、注子、偏提、盂、杓、酒经、酒罂、马盂、屈卮之属,其中尤以梅瓶、玉壶春瓶、注子、各类盘盏、马盂最为典型。而酒具与茶具的组合则是宋金元祭祀场合奉茶进酒仪制的缩影,代表了宋金元时期墓葬装饰或随葬品十分流行的一种搭配模式——茶酒之祭。备宴
备宴图在汉魏时期的墓葬中就大量出现了,但在唐代一度销声匿迹,到宋金时期再度成为着重表现的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宋金时期这种装饰有壁画和雕砖的墓葬的使用者大都是富而不贵的“土豪”。土豪们要“显摆”的当然是他们引以为豪的有闲、有钱的生活状况了,除了赏花观舞的开芳宴外,有众多仆人在厨房精心准备美酒佳肴、香茶果品的场面当然也是体现墓主人家境富裕、生活安逸的重要方式。
宋元散乐
散乐是一种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从墓葬出土资料看,根据乐器组合的不同,散乐可分为两种不同形式:一种以男子为之,有大鼓1、腰鼓1或2、笛1、筚篥1、拍板1及舞者2人,其声激越,称为大曲。乐器组合形式与当时流行的杂剧伴奏乐队完全相同,演奏者的衣冠服饰一模一样,皆穿宽袖长袍,幞头上插“高簇花枝”。是既可伴奏杂剧、亦可单独演出以适应士庶俗家吉凶之礼及宴会需求的民间散乐组织;另一种以笙、排箫、筚篥、嵇琴和方响为伍,其音清美,称为细乐,演奏者与舞蹈者皆为妙龄少女,其头饰及衣着均较秀美。开芳宴
开芳宴,是宋辽金元墓葬中常见的装饰图像。开芳宴的形式相对固定,墓主人夫妇分别坐在桌子两旁宴饮,观赏散乐杂剧演出,侍者立于左右听候吩咐,室内帐幔卷帘、屏风桌椅、盘盏箱柜一应俱全。这种装饰图案发端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金,元代走向没落。这种图像主要意在表现墓主人夫妇的和睦与恩爱,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理想中的家庭模式和正统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