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助力文化自信,2020年度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大会召开
- MPR
- 时间:2020-12-16 13:53
11月3日至4日,2020年度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以下简称“协同平台”)理事会暨会员大会在重庆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出席大会并致辞。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长金瑞国、科技与信息处处长彭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专用机械处处长佘伟珍、综合处副处长崔伟、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匡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委员钟前元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来自全国文博单位、科研机构、文保装备企业的150余名会员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现场
在4日上午召开的协同平台会员大会上,罗俊杰司长讲话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与关怀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的复杂性、艰巨性、高标准要求,迫切需要先进科技和高端装备发挥支撑、示范和引领。2013年以来,工信部与国家文物局深入开展合作,组织开展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建设等多项工作,并明确提出了“制造商+用户”“产品+服务”产业发展模式。特别是,2018年工信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科技部联合印发了《文物保护装备发展纲要(2018—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我国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发展重点和发展路径。罗俊杰司长希望协同平台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强化高端装备供给能力;加强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探索制造服务创新业态;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健全产业生态体系。

罗俊杰司长在会上讲话
罗静司长讲话中指出,我国文物保护装备走出了一条事业与产业的协同之路、文物科技与专用装备的融合之路、“制造商+用户”“产品+服务”的特色之路。尤其2020年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涝灾害、国际形势变化等严峻考验,我国文物保护传承工作依然取得显著成效,文物保护装备作为文物工作重要物质保障,也取得了新进展。但同时,当前文物保护装备发展和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包括文物行业的需求挖掘仍显不足、文物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相对滞后、标准化推进系统性有待加强、装备体系不完善且存在短板、行业公共服务能力仍需提升等。罗静司长提出,下一阶段协同平台应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面向“十四五”,深入挖掘行业需求,落实《纲要》实施措施,引导装备支撑和服务方向;二是完善文保装备体系,固优势、补短板;三是与时俱进,加大标准制定与应用;四是强化行业和产业发展基础保障支撑。

罗静司长在会上讲话
会上,协同平台秘书长、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向大会进行《2020年度平台工作报告》。报告围绕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发展、协同平台“十三五”工作回顾与2020年工作总结等方面进行详细汇报,充分总结了协同平台近年来的工作成果。围绕下一年度工作安排,明确提出了协同平台将开展文物保护装备行业“十四五”及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重点围绕完善产业生态、夯实产业基础、完善与宣贯平台标准、产业调研及行业支撑等方面开展工作,持续引导与支撑文物保护装备产业新时期发展。
欧阳劲松所长作《2020年度平台工作报告》
此次大会,协同平台首次发布了《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发展报告(2020)》,该报告是协同平台秘书处经行业深入调研、专家精心指导论证,基于我国文物保护装备领域发展现状与历程,以及协同平台的相关工作成果而编制形成,是我国首个文物保护装备产业报告。会议还同期发布了《文物保护装备标准汇编(三)》、《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及周边产品参考目录(2019)》等系列成果。

大会现场
此外,大会还举行了重庆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入驻企业意向签订仪式,6家企业与基地管委会签订意向协议。该基地是工信部与国家文物局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文物保护装备领域产业园区,平台秘书处与基地积极合作、协同联动,持续推进文物保护装备产业聚集,积极打造我国文保装备产业化集聚地与高质量发展策源地。

大会现场
“科技创新助力文化自信”学术论坛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在《技术革命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旨演讲中表示,科技已成为贯穿文化遗产“全生命周期”的支撑力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让我们看到使文化遗产“变相永生”的可能,并呼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工作的同仁应积极关注并主动参与这一进程,让科技更好地造福文化遗产。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在《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主旨演讲中,对“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背景、现状、内容及应用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墓葬壁画整体解决方案,以突破潮湿环境下墓葬壁画保护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从而提升我国墓葬壁画保护的整体水平。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葛家琪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现状与思考》主旨演讲中,分享了对文物安全稳定风险防控内涵的再理解,并分析了文物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现状与思考。
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蒲华燕教授在《可用于水下考古的机器人关键技术与装备》主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无人艇、水下高机动机器人、考古机器人机载设备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中国丝绸博物馆党总支副书记、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周旸在《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主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世界丝绸互动地图”项目的研究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旨在通过数字资源的形式将世界范围内与丝绸相关的信息呈现给大众。
“协同平台”助力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发展
3日下午,协同平台还召开了理事会会议,平台秘书处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石镇山主持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协同平台2020年度工作报告》与《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标准制修订管理办法》修改,同意增补天津森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为协同平台理事单位,以及伪满皇宫博物院、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单位正式成为协同平台会员单位。
协同平台是2015年由工信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成立,目前共有会员单位190家,其中理事单位30家,是国内唯一的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在文保装备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国家项目推进、产业发展趋势研究、产业化应用与推广、技术基础公共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面向“十四五”关键的五年,协同平台将迎接新时代文物保护事业新机遇和新挑战,继续耕耘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发展,不断提升我国文物保护装备产业链能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文物事业保驾护航做出更多贡献!
本次大会由协同平台秘书处(暨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承办。
2020-11-05
编辑:南瓜
最新资讯
-
无线讲解器界的实力选手,IndoorLink旗舰 E105拯救你的专业形象!
-
IndoorLink 2025 旗舰 E105 无线讲解器重磅面世
-
IndoorLink无线讲解器在MWC2025:”讲“与“听”的智慧进阶
-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与IndoorLink无线讲解器一起,听知乎讲述那些IP故事
-
成功了!深层互联团队分区讲解系统入驻上市公司企业展厅
-
IndoorLink无线讲解器全家福,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
-
2024年度导游讲解器厂家和品牌盘点
-
在四川博物院,IndoorLink无线讲解器等你来!
-
走进某为的IndoorLink无线讲解器,要讲那些遥遥领先的故事
-
当IndoorLink无线讲解器,来到腾讯的网络王国